天祝县委编办巧用“大数据+” 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水平
天祝县委编办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,坚持“大数据+”思维,探索“让数据说话、靠数据管理、用数据决策”新模式,不断提升机构编制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,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精准化、科学化、智慧化。
坚持“大数据+管理”,把好人员进出关口。在进一步完善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的基础上,不仅考虑各部门(单位)职责任务、空编情况、人员结构等现状,还对近几年退休情况、服务期内“三支一扶”人数、服务期内特岗教师人数、未入编民生项目人数、公费师范生毕业生人数、大学生村医人数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测算,按照保证重点、服务发展和从严从紧的原则,严格审核各类招录、招聘、安置计划,力争既实现满足工作需要又严控财政供养人员。
坚持“大数据+分析”,合理调配编制资源。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,对机构运行效能和编制资源效益发挥情况进行分析评估,出台《天祝县县直事业单位空编资源统筹使用办法》,有效整合县直事业单位空编的70%、机构撤销或职能弱化等原因核减收回的空编资源,用于一定时期内动态补充加强县直事业单位急需工作力量,全力保障县委、县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事项。尤其是针对教育、卫生系统编制紧缺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,充分利用县直事业单位统筹的空编资源,全力保障教育、卫生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,有效推动了机构编制管理从经验判断向数据管理的转变。
坚持“大数据+监督”,维护机构编制权威。严格落实机构编制统计报表“月预审、季通报、年评比”工作机制和机构编制分析研判预警机制,持续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动态管理,真正做到“机构清、编制清、领导职数清、实有人员清”。将“三定”规定执行落实情况检查评估抓在日常、严在经常,多维度了解评估对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。深入推动机构编制专项检查与巡视检查深度融合,与纪检监察、组织、巡察、财政、审计等部门建立情况通报、信息共享、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,强化措施、主动出击,全力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。
监制:柴兆荣
审核:李鹏德、王占芳
撰稿:朱海龙
编辑:张淑芳